鐵路自閉貫通電纜故障定位裝置
一、需求分析
鐵路自閉貫通線路多為架空、電纜混合敷設方式,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,單相接地不跳 閘,長期運行,線路缺陷較多。鐵路自閉貫通線路監測裝置實時監測線路故障產生的故障工頻和 行波信號,實現故障點定位和故障原因辨識,有效解決單相接地故障、區分故障發生在電纜 段還是架空段。產品適用于10KV架空線路、電纜線路、架空電纜混合線路等不同線路類型的鐵 路自閉貫通線路故障監測與定位,適用于T接、一帶二等復雜線路結構。
二、工作原理
基于行波傳播與工頻特征雙模分析原理工作。當線路發生故障時,裝置通過高速傳感器 (20MHz采樣率)同步捕捉故障點產生的暫態行波信號(0.1-10MHz)和工頻畸變信號。利用北 斗/GPS高精度授時(±50ns)實現雙端行波同步檢測,結合架空線(波速0.95c)與電纜段(波 速0.5c)的傳播時差計算初始故障距離:同時采用小波變換提取零序電流特征分量,通過陽抗譜 分析區分故障類型(金屬/高陽接地)及區段(架空/電纜),終通過混合算法融合數據,實現故 障點+150米級定位,并自動生成故障波形與定位拓撲圖。
三、產品特性
1、多原理應用,多種算法綜合分析,故障測距精度高,定位準確,誤差可達200米以內。
2、非接觸式設計,安裝于桿塔上,距離桿塔頂端2-3米的安全距離,與電力線路無任何電氣聯系,無需線路停電或帶電操作,隨時可安裝或 檢修維護。
3、自給供電設計,無需接入外部電源,裝置低功耗,太陽能+大容量自備電池保障設備可靠供電運行。
4、采用多模信號融合定位技術,兼容架空線與電纜的混合線路特征,內置介質波速動態校準算法,通過線路參數自動識別模塊,實時修正 不同區段傳播參數定位誤差,適應T接線路、多分支結構的復雜阻抗配需求。
5、內置絕緣劣化趨勢分析模型,通過泄漏電流高頻分量監測,預警電纜中間頭局放、架空線絕緣子污穢等缺陷建立線路健康指數(LHI)評價 體系,融合接地故障頻次、暫態能量累計值等12維參數,實現缺陷分級預警。
6、配備寬溫型行波傳感器(-40℃~+85℃)滿足鐵路沿線強振動、鹽霧腐蝕環境采用SF6氣體絕緣設計,要求通信系統支持4G/光纖/載波三模 冗余傳輸,斷線續傳時間>72小時,滿足鐵路"天窗期"運維需求。